忆梦者文学>穿越小说>我在原始社会的日子 > 第一百四十六章 笨办法制麻布
    宋宸也测试过光用这种砖做出来的墙,要是足够厚实话,还是挺硬的,至少用脚也不是那么很容易弄倒,用来做些要求不高的建筑是再合适不过。

    宋宸准备用黄土砖把部落里外面所有的建筑都加固一边,这样也能节省一些木头的用量,木头可都是用柴刀一刀刀砍出来的,每一刀都是会有不小的磨损,现在的柴刀已经消失了快四分之一了,非常有必要节省着用。

    土坯相对于烧出来的砖头是要大上很多的,每一块简直就是一块大石头,宋宸也尝试过做一些小的出来,但是这东西一下就非常容易碎掉,还是做大些比较好,其实也就是搬的时候比较重罢了,其他的也没有什么问题。

    脱土坯,练习投石索,大家虽说是在部落不用出去,但是时间依旧是被安排的满满当当的,加上部落里的一些杂事,也很少能有休息的时间。

    十几天的沤制,这一捆麻终于到了宋宸想要的效果,不过这味道就太上头了些,哪怕是宋宸带上了自制的兔子皮口罩,臭味还是一阵阵的往脑袋里面钻,忍着肚子里面上涌食物,用毅力不让它们吐出来,这也是做麻布所必须经历的,习惯了就好,宋宸只好这样安慰自己了。

    好在量也不是很多,捞出来了挑回了部落里,放进缸里稍微清洗了一下,洗去上面多余的东西,接下来就是剥皮了,沤制过后的麻,果然是要容易收拾了许多,用手可以很轻易的就把麻皮从麻杆上剥离下来,轻轻一撕就好,一捆麻很快就被剥了出来。

    这样就得出了宋宸想要的麻纤维,一捆麻最后出来的纤维也就是一小把,数量并不多,和直接从麻上面剥下来根本就没法比,这样的做的损失还是非常大的。

    这样麻纤维要比麻皮细上很多,宋宸用手将它们搓成了一根根的细线,由于数量也不是很多,麻线的长度就要短上很多了,直接就按照麻纤维的长度来的,一根也就是七八十厘米的样子。

    搓完之后,宋宸才反应过来,自己还是做的长了一些,毕竟这些可做不出来多长布,可是仔细想想这也已经是按照麻纤维长度能做的最短的了,再想短一些也不是那么容易可以做出来的,反正以后也不会只做这么一点长,倒也不用太过纠结,只要是部落里的麻产量跟上来,宋宸肯定是想全部都用这种麻线的。

    这种完全用纤维搓出来的线,韧性要比普通麻皮做出来的好上很多,宋宸稍微捏在一起试了一下,把这种细绳做到麻皮能做的最细的,抗拉能力要好上很多,最细的麻皮绳用力还是能挣断的,用这个就完全没有什么希望。

    一上午的忙活,宋宸才把这些纤维全部做成了麻线,每一根麻线也就是一毫米粗的样子,这也是宋宸能做到的极限了,再细上一点也不是说不可以,但是心里面肯定是没有谱。

    再说这个粗细也不算太过分,第一次能做成这样也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,成线之后就是绞团了,总共也才只有两百来根麻线,倒是可以省去这一步。

    接下来就是做麻布的最后一步,把这些线按照经纬排列起来,就是一块布了,宋宸的记忆中,做布是需要织布机的,可是后世都是机器织布的时代,哪能见到手工织布机这种传说级别的东西,就算是一些博物馆里会有收藏,也不会让人去好好研究研究,不过如果只是排出一块布来的话,光凭手工就可以了。

    织布机这玩意还是得仔细思考思考才能跟公输去商量,不然光说“织布机”这三个字,仍谁也是一脸懵逼,难的织布机肯定是一时之间做不出来,但若只是简单的经纬织布机,想来仔细琢磨一番并不是没有可能研究出来。

    而且如果想要部落里成功做出布来的话,织布机肯定是必备的东西,好在今年的麻已经全部收割完毕了,剩下的最快也是明年收,时间上还是很充裕的,至少有一个冬天的时间用来研究。

    没有织布机,宋宸就只能使用最笨的方法了,横竖各固定两根木头,经线是用两根木头绷紧的,两根线之间稍稍留了一些缝隙出来,一百多根线也就是十几厘米的长度,按照这个样子,这些麻线也就能做出来一个手帕的样子。

    竖着的纬线一头也栓在了木棍上,剩下的就需要宋宸一根根的从经线上穿过来了,一百多根线虽然并不多,但是真要穿起来的话还是非常费时间的,尤其是每一根线都是错开来的,一根压着,下一根就要被压,来回得穿一百多次才行。

    而且每次也就是能穿十来根的样子,多了就不好弄了,好在就只弄出来这么些,不然光就是穿线就够宋宸崩溃的了。

    虽说是比较麻烦,但是一次十根速度还算是可以,一天的时间,宋宸终于把这一块十六七厘米见方的手帕给做了出来,而且每一根线都是宋宸亲手压实了的,布用的线虽然不是很细,但是最终的成品还算是可以,至少上面很少有什么空洞透光过来。